全面的培训课程体系 系统的培训解决方案
流量红利消失,品牌认知稀缺……2020年企业最大的挑战原来是它? |
发布者:山东众鑫商学院 阅读:1790次 |
流量红利消失,品牌认知稀缺……2020年企业最大的挑战原来是它?全网都在讨论:中国经济遭受了剧烈冲击!2019年的寒冬延续到2020年了!新一轮的企业“倒闭潮”要开始了!流量红利消失,品牌认知稀缺……2020年企业最大的挑战原来是它? 放眼望去,通篇恐慌之词,企业界的负面情绪也在不断上升,大家对今年的发展都抱着消极的心态,觉得被疫情这一搞,企业经营肯定会走下坡·。 当然,我们承认疫情的突如其来的确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,各个行业受到冲击是一定的。但如果把一切责任都算在它的头上,恐怕有点太过片面了。 因为疫情总有结束的那一天,在这背后笼罩在大家头上挥之不去的恐慌到底来自何方呢?我们是否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:等疫情结束了,一切走上了正轨,我的企业是不是就会变好?而且会越来越好?2020年,对于企业最大的挑战是? 还是我前面提到的,疫情总会过去,短期之内它造成的影响很大但绝对不是毁灭性的。 它就像一个催化剂,提前让市场存在的问题浮现出来,并且给了一个加速度。 所以与其说公司是被疫情影响的,不如说是公司隐藏的病灶提前了,归根结底,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企业自身。 而且从现在看来,人们对长期经济问题的担心已经开始超越疫情,2020年,我们面临的挑战或许会更难。 01同质化严重,如何在营收和利润上持续跑赢? “同质化”这个词,大家都不陌生。 很多年以前,“山寨”这个概念出现以后,网络上关于调侃中国人善于模仿的段子就层出不穷。 “喜碧”模仿“雪碧”,“7个核桃”模仿“6个核桃”,相似的包装,相似的logo,相似的配方做出熟悉的感觉。 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很强,数据显示,我们年年诞生的专利数在全球可以排到第一。但是我们的模仿能力更强。 只要市场中出现了某个创新产品,很快模范者就会趋之若鹜,类似的产品就如雨后春笋般不停。 今天你推出一个“陌陌”,明天就会出现很多的“默默”、“沫沫”、“磨磨”……拥有着差不多的界面,似曾相识的功能,可能只是把品牌颜色从蓝色换成红色,品牌形象从蚂蚁换成大象。 蓝海迅速变红海,抢夺资本,自相残杀。 这就导致创新带来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短,从一年变成6个月,再降到3个月甚至更短。同质化竞争是消费市场的必然走向。 同质化严重会带来何种结果?相信不用我多说了。 价格战、流量战,量价齐杀到最后,谁也讨不到好处,输了的,退出市场;赢了的,内伤严重。 从市场角度来看,同质化竞争会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和商品过剩,供大于求,谁也赚不到钱。 从企业角度来看,利润微薄,大面积亏损如履薄冰。 02面对同质化,企业该如何做? 面对同质化,并非无可解之法。解决同质化问题的核心,就是个性化、先进性和品牌化。 尤其在如今这个非常时期,一定要敢于出手,把困难转化成商机。 因循守旧、坐等时机,那和“等死”无任何区别。 你可能会觉得,当前形势下,很多企业会选择慢下来,不会主动出击,熬过这段时间再说。 实际并非如此,目前很多人觉得:困难会帮企业进行市场洗牌,各行各业接下来是小公司全面离场,头部公司大投入扩张份额,品牌集中度会大幅上升。 也就是说,疫情过后,大部分头部企业和头部品牌会找准时机,加速前进,拉开梯队差距,抢夺想抢夺毫无竞争力的竞品退出后腾出的市场空间。 而那些不缺钱,有创新力,有实力实现差异化发展的的老二们则暗暗地在想如何弯道超车。大家都在憋着劲儿地等反弹,抢份额。 所以说,如果你想在困境之下,在暗潮汹涌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,哪怕无抢到肉也能喝一口汤的话,第一步,你要有应对同质化的有效策略。 用比较通俗话说就是,如何能让消费者在一堆产品之中,快速地发现你,并且想买你! 企业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: 1、生产个性化产品:让产品在包装、卖点、规格、性能、颜值等层面呈现出独特的风格,能够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。 从因应全局的普适型策略进化到照顾到个体的个性化策略。个性化就代表着差异化,个性化就代表着竞争力,个性化就代表着人性化。 2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:产品能够使用户在产品功能之外,还能得到别的完美体验,提升价值。比如产品颜值、消费场景拓展等等。 附加值可以是多样化的功能,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叠加。比如带音响的台灯,满足了照明和听音乐两种需求;比如复古的音响,既满足听音乐的需求,又能让人重温旧岁月那些温暖的时光…… 3、实施品牌化战略:即便是一模一样的产品,只要品牌不同,品牌力不同,效果也截然不同。实施品牌化战略,可以大大提升同质化产品的差异化。 分众创始人江南说过:“许多人宣称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质,而我觉得品牌赢得人心才是生意的根本,流量只是品牌赢得人心的结果。” 为何大家有事都喜欢找百度?因为用户觉得百度是万能的搜索引擎,啥都能搜到; 京东为何有流量,因为保证100%正品而且送货快,自营物流感动到你想哭; 抖音为何有流量因为平台总能推荐给我想看的视频啊! 所以说,只有品牌深入人心,才是持续免费的流量,品牌力才能提升流量的转化率,品牌势能才能带来产品的溢价能力。 03流量红利消失,需要沉淀用户数据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入下半场,企业获取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,“流量思维”已经不能为传统经济快速赋能,探索新的用户连接方式很紧迫。 其实在过去的一年我们也能感受到流量红利的消失,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人口和使用时长已经不存在太多的增量空间。 在这个时候,你进入的是一个存量博弈的时代,你去拼流量已经毫无太大的意义,因为这是一个消费者主权的时代,只有抢占消费心智,你才有赢得机会。 很大企业会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:我的产品很好,为何就是卖不出去? 很多企业斥巨资在渠道的铺设之上,砸钱买广告,只要有流量进来了成交就不是问题。但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? 哇哈哈推出的“爱迪生”婴儿奶粉,输给了伊利!“恒大冰泉”花60亿广告费,还是干不过昆仑山。这些企业都是大佬,却统统死在了“认知稀缺”上。 用户不认识你,或者说,对你的品牌毫无印象。那他们为何来选择不熟悉的你,反而放弃那些已经有熟悉认知的品牌产品呢? 因此,企业的竞争力是啥?是品牌认知。 因为你有认知才有选择,你跟竞争对手必须形成最有利于你的差异化,构建品牌认知优势。 当你的产品优势不能转化为消费者的认知优势,你就是卖不掉。 我们都知道大数据,但你是否知道小数据呢? 用户数据就是小数据,小数据绕着用户关系,聚焦于品牌、用户、消费等视角,在指导企业商业实践过程中举足轻重。 对于品牌企业来说,用户连接是互联网时代赋予的新红利。 小数据的积累,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用户分析分类,了解用户的行为偏好、消费习惯等,并通过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追踪、预测,有利于推出个性化营销和客情维护方案。(思考来源于书籍《小数据战略》)。 因此,困境之下,传统企业必须从流量思维转变至用户思维,一切以用户为中心,从用户的需求出发,重新定义企业的发展战略。 重构用户关系,提供他们最想要的产品和服务。 重塑你的品牌,打造优势认知。 |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 |